1140520 <Henry醫師報報>

1140520 <Henry醫師報報>

繼上次分享了「貝爾氏麻痺症(Bell's palsy)」後,本週又遇到了一位相對少見的個案。且來聽我說說。

這也是一位 10 多歲的女孩,一開始症狀是覺得身體不太舒服,全身累累的、有點發燒、喉嚨痛的感覺。放學後就帶去看醫生,診所初步臆斷是感冒初期,便開立些許症狀藥返家休息。

但……

過了一陣子卻發現臉上、軀幹、四肢都長出一顆一顆的疹子。由於擔心是藥物過敏,便來 Henry 醫師門診再度評估。

有些疹子有水泡,嘴唇上也有

仔細看身上疹子的型態,是一顆一顆紅紅的,周圍基底並沒有一片紅,而且有些有水泡形成,甚至嘴唇、喉嚨裡也有水泡。

「這是水痘啊!」Henry 醫師說。

很典型的,如同醫學書籍上描述的,各階段水泡形式同時出現。

水痘各階段的樣子(剛開始紅紅的->水泡->結痂)
各階段同時出現在附近

再細問病史下去,小朋友表示班上不只她這樣,包括她,居然高達 6 位同學有這些疹子。

哇……
(!)這是群聚嗎(surprise)

Henry 醫師趕緊打電話問感染管制小組:這樣的數例水痘,有需要通報嗎?抑或要做什麼特別的處置?

感管小組回覆:
只有(※水痘 + 併發腦炎/肺炎※)才需要通報。其他單純水痘的話,就是居家隔離,等到疹子都結痂後就沒有傳染力了。

不過學校的校護可就辛苦了,必須造冊追蹤並辦理衛教指導。


一週後追蹤,疹子逐漸結痂消失,小朋友也恢復正常生活。

我們這一輩人,相信很多人小時候就已得過水痘,或是聽家裡長輩說自己有得過,不過年代久遠,大致都忘記了。

我國於民國 93 年起全面施打公費水痘疫苗。92 年 1 月 1 日前出生的應該都沒有打過疫苗,所以得過的人很多。自從開始施打後,盛行率就逐漸降低;這年代疫苗覆蓋率幾乎 100%。

那……這個小朋友是怎麼回事呢!?!?!?

這就跟疫苗效力有關。

根據統計:

  • (*)水痘疫苗的保護力:
      接種一劑約 81%
      接種兩劑約 92%

其實都有一定比例的「突破性感染」,尤其是 10 歲以後保護力逐漸代謝掉,一旦接觸到傳染源,就很容易感染發病。

過去絕大部分民眾都只在 1 歲的時候打一劑疫苗而已。鑒於真的有這類突破性個案出現,所以近年政府有在推行於「5 歲~入小學前」再自費多打一劑疫苗,讓保護力更加延續。

見到這個個案後,Henry 醫師回家要跟孩子商量看看,也來多挨一針好了。


Henry 醫師提供線上即時諮詢服務
解決孩子的病痛,也解決您育兒時的無助。

📌 Henry 醫師的個人連結
https://linktr.ee/drhenrychu

Read more

1140810《Henry醫師報報》-代謝症候群:我的紅字警訊

1140810《Henry醫師報報》-代謝症候群:我的紅字警訊

經過了一個月的休假,最近這一周開始在新地點工作。說實在的,心中難免有中年轉職的焦慮不安,有種「啊,也到這年齡了啊」的感覺。學習新事物稍微比較吃力一些,但還是保持正面積極的心態,以謙卑學習的態度,繼續為各位服務。 另一方面,我赫然發現自己的體檢報告出現的紅字變多了!糖化血色素破了 6.0,三酸甘油酯以及低密度膽固醇(也就是壞膽固醇)也超標了,已然可以稱為是**「代謝症候群」,或是「糖尿病前期」**。雖然身為醫師,我常常看這類病人,但發生在自己身上,才更能感受大家心中的焦慮感。 人生無常,有一天也可能像知名藝人突然面臨重大疾病。這對自身以及身邊所有愛你的人,都是一件非常震驚的事。因此,我必須好好面對自己的身體,做好保健。在診所,我會更常接觸到慢性病患者,也期待能就自身的體悟及經驗擴散出去,提供更多健康服務及幫忙。 說到了「代謝症候群」,就讓我來跟大家說明一下吧。要被歸類為此疾病,要滿足以下條件: * 腰圍: 男生 > 90 公分;女生

1140730《Henry醫師報報》:孩子健康的決策地圖,你畫對了幾條?

1140730《Henry醫師報報》:孩子健康的決策地圖,你畫對了幾條?

成功的人,不是每一個決定都做對,而是在重要的決定上,大多做對。 最近讀到這句話,很簡單,卻深刻。 我們身而為人,本來就會犯錯。 回頭一想,自己幹過的蠢事還真不少。 研究顯示: 一個人每天平均要做出超過一萬個決策。 從「今天要不要洗頭」到「孩子生病該不該就醫」,大腦不斷在挑選、判斷、放棄。 這樣的「選擇疲勞」(decision fatigue),說白了,也是一種文明病。 🔍 醫師如何應對選擇困難? 在我的行醫經驗中,也常面臨許多關鍵但不容易判斷的選擇: * 要不要安排進一步檢查? * 要不要用更強的藥? * 要不要找其他專科會診? * 要不要收住院,或是轉診? 有時候病情明顯,很好決定。 但更多時候,是模糊混沌的局面,只有等結果出來後,才知道方向對不對、未來能不能調整。 🧠 面對「醫療選擇」,家長也常感到焦慮 不只醫師,身為家長也經常陷入猶豫: * 小孩咳嗽幾天,要不要吃止咳藥? * 是否該去第二家診所再看一次? * 是否要自費補充益生菌/

1140720《Henry 醫師報報》-- 臉紅不是打巴掌!孩子這樣的紅疹,其實是「蘋果病」

1140720《Henry 醫師報報》-- 臉紅不是打巴掌!孩子這樣的紅疹,其實是「蘋果病」

👋 上次聊完常見的蚊蟲叮咬後,果然收到不少家長來訊問診,有圖有真相,小朋友被咬完後出現的紅腫、水泡,常讓爸媽好焦慮。 但其實,有些看起來像是「被咬」的紅疹,其實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反應! 這次 Henry 醫師獲得家長授權,要來分享一個「看起來像蚊子咬,但其實是病毒疹」的案例👇 🧒 小朋友臉頰出疹,像被打巴掌? 家屬傳訊詢問Henry醫師,表示小朋友: ☑️ 沒有食物過敏 ☑️ 沒吃新食物 ☑️ 沒吃藥 ☑️ 沒曬太陽 ☑️ 沒有感冒症狀 但: ✅ 前一天突然臉頰紅腫(不癢不痛) ✅ 右耳後腫脹不適 ✅ 整體精神活力良好 🧠 Henry 醫師一看就想到—— 這很有可能是**「傳染性紅斑」**,也就是俗稱的 「第五病」! 🦠 第五病是什麼? 這是一種由 人類微小病毒B19(Parvovirus B19) 引起的病毒感染。 🔹 疹子特徵: 臉頰紅腫、像被打了一巴掌,又叫「蘋果病」🍎 接著身體會出現網狀花花的紅疹,

1140710《Henry醫師報報》- B型肝炎與環境毒素

1140710《Henry醫師報報》- B型肝炎與環境毒素

你好, 又到了和您分享臨床見聞的時間了! 今天想聊聊門診常遇到的狀況: 🔍 《B型肝炎反應異常》 體檢報告出現異常,該怎麼看、該不該補打疫苗? 📋 常見檢查項目與意義 大多數體檢會抽兩項: * HBsAg(表面抗原) → 有的話表示:目前感染中 / 是帶原者 * HBsAb(表面抗體) → 有的話表示:曾經感染痊癒 / 有抵抗力 結果如何解讀? * 只有抗原:可能是急性感染中 * 只有抗體:有保護力,可能是痊癒後或打過疫苗 * 都沒有:尚未感染,也沒有抵抗力 * 都有:比較複雜,可能是 * 正在感染,免疫反應剛啟動 * 曾打疫苗但感染到不同亞型病毒 建議過幾個月後追蹤,大多會變成只有抗體(代表有抵抗力) 解讀與建議 HBsAg表面抗原 HBsAb表面抗體 HBcAb核心抗體 解釋與建議 未具免疫力-無保護力 − − − 尚未感染,但仍有感染風險。建議接種疫苗。 免疫控制-有保護力 − + + 因過去自然感染產生抗體,已康復且無傳染性。不需接種疫苗。